評量架構

PISA為電腦化評量,評量內容包含閱讀、數學及科學等三個領域的基本素養。每一次的評量,都會著重在其中一個領域(大約占全部施測時間的三分之二)。同時,自2012年起,每年會加考一個其他領域的素養,例如:合作解決問題能力、全球素養、創意思考等等。

各領域評量重點與週期:

  1. 閱讀:為實現個人目標、增長知識、發展個人潛能以及參與社會活動,而理解、運用、評鑑、省思與參與文本的能力。
  2. 數學:個體在各種真實世界的情境脈絡中,進行數學推理,並透過形成、應用、詮釋數學等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包含運用數學概念、程序、事實與工具,以描述、解釋和預測現象。透過數學素養,個體能瞭解數學在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作為具建設性、投入性與反思力的21世紀公民所應具備的周延判斷和決策。
  3. 科學:成為能參與科學相關議題和科學概念思辨的公民時所需具備的能力。包含能科學地解釋現象、評量與設計科學探究、解讀科學數據及舉證科學證據的能力。
  4. 合作解決問題能力:建立與維持共識、採取適當行動來解決問題、建立與維持團體運作。
  5. 全球素養:審視區域性、全球性及跨文化議題、理解並欣賞他人的觀點與世界觀、為集體福祉與永續發展而行動、採用開放、適當且有效的方式與不同文化的人們進行互動。
  6. 創意思考:有效率地從事於構想的產出、評估及改進的能力,其能產生具原創且有效的解決方案,提升知識和具影響性的想像力展現。包括四種題型:寫作表達、視覺表達、社會問題解決、科學問題解決。
年份 學科領域 其他領域
閱讀 數學 科學
2006     2006年評量重點為科學領域  
2009 2009年評量重點為閱讀領域      
2012   2012年評量重點為數學領域   解決問題能力
2015     2015年評量重點為科學領域 合作解決問題能力
2018 2018年評量重點為閱讀領域     全球素養
2022   2021年評量重點為數學領域   創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