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資保護聲明-PISA 2022學生資料蒐集

主辦單位:教育部
承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習科學跨國頂尖研究中心(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
地址:10646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01巷6號(102室)
電話:02-2368-6135分機306
Email:pisatw@rcpet.ntnu.edu.tw
國際主辦單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地址:2, rue André Pascal, 75016 Paris, France
Email:edu.pisa@oecd.org

一、蒐集和處理資料的目的是什麼?

在國際學生評量計畫2022(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2022,以下簡稱PISA 2022)期間蒐集的資料僅用於研究目的。PISA 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與各國政府共同合作辦理的跨國教育成就評比研究。我國從2006年起加入,由教育部主辦,這是第六次參與調查。

二、需要哪些資訊?

PISA分為兩階段抽樣,第一階段的抽樣單位是學校,第二階段的抽樣單位是學生,進行學生抽樣時需先準備每一所在第一階段中被抽中學校的15歲學生的完整清單,需要的學生資料包括學生姓名、身分證字號、班級、年級、性別、出生年份、出生月份、就讀學制、日夜間部、特殊教育需求。被抽中參與測驗的學生需填寫學生問卷,提供關於學生性別、年齡、出生國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的出生國家、家庭資源、家中使用語言的資訊,以及學生在數學、科學與閱讀的學習經驗,和學生對學校環境、數學、科學與閱讀課堂的看法。

三、蒐集什麼樣的資料?

「PISA測驗與學生問卷」每一個問題的回答都會被收集和儲存。這些回答都會轉換成代表選項的數字(如:選擇題、是非題、問答題)或其他數值(如:參與課輔的堂數)。這些資料就其本身無法用來識別特定作答者姓名。不過,每位受測學生有一個獨有的代碼,此代碼與學生名字、學校名稱、或教育部學校代碼的關聯只有學校協同人員與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知道。除了上述機構,學生代碼和學生與學校的關聯不會透露給OECD和其他第三者。

四、PISA資料如何保存?

PISA資料會存放於安全且外人無法進入的空間或系統。另外,所有OECD與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負責資料處理的人員,都會被告知如何恰當地處理資料並簽署保密協議書,以示承擔保密的責任。

五、資料以下列方式保存:

作答資料將被永久保存以備分析。這些資料最終所建立起來的資料庫可讓研究者得以比較世界各國的教育系統(請參見下面「公開資料」一節)。資料統一由OECD在法國巴黎的中心處理。所有資料在送交OECD時,皆已移除所有名稱,僅留下學生代碼。

六、PISA的資料與誰共享?如何共享?

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所蒐集的資料會透過安全的FTP伺服器上傳給OECD。所有上傳的資料都是匿名的。換言之,在沒有提供額外資訊(此類資訊皆分開儲存,且由技術和組織的措施所控管,以防止個資外洩)的情況下,任一筆資料無法連結到可辨識的自然人。美國教育服務社(Education Testing Service, 以下簡稱ETS)負責PISA資料分析。資料以匿名的方式透過安全的FTP伺服器傳送給ETS以進行資料分析。ETS負責處理資料分析的員工皆簽署保密協議。資料轉移到作為第三國的美國時,其過程和方法皆遵守歐盟資料轉移協議以及歐盟標準合約條款。分析完成的資料也會再度透過安全的FTP伺服器回傳給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

七、公開資料

最後公告的國際研究資料庫於下列網址開放取用: https://www.oecd.org/pisa/data/(法國巴黎)資料庫中的所有資料皆為匿名,且無從辨識任何個資當事人。

八、自動決策及剖析

本研究未執行歐盟GDPR法規第22條所指涉之自動決策,包括個人的資料剖析。

九、資料主體之權利

當事人擁有向監督機關投訴的權利。監督機關為國際大型教育評比調查專案辦公室(https://tilssc.naer.edu.tw/)。電話:02-7740-7317。